top of page

1

臺北市松山國民小學

​載入中...
​得票數
臺北市
松山國民小學
​你可能會喜歡

桃園市長庚國民小學

智食智選健康向前.png

彰化縣北斗國民小學

智食智選健康向前.png

新北市瓜山國民小學

智食智選健康向前.png

宜蘭縣蘇澳國民小學

智食智選健康向前.png
企劃簡介.png

「早餐探索之旅」旨在引導學生認識早餐、養成健康飲食習慣。計畫以「早餐小偵探」為主題,設計多元活動探索早餐的價值與文化,包括:
早餐日記:記錄一週早餐內容,分析來源與準備者。
營養早餐小學堂:邀請營養師講解營養搭配與聰明擇食。
小小廚師體驗:親手製作設計的早餐。
成果發表:舉辦「夢想早餐店」,展示作品並分享心得。
此計畫強調與家人互動,並鼓勵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做出更健康的飲食選擇。若有機會希望結合學校小農田種植的蔬菜,搭配在早餐中,讓學生親身體驗食物的來源。

執行進度更新.png
eeb11d2c-95ab-4a40-92a6-3d671e4065c5

06月13日

 

🍱【孩子眼中的早餐探索】──

全班分享活動紀實

 

在夢想計畫的最後,我們特別進行了一場全班的分享活動,邀請孩子們談談參與這段「早餐探索之旅」的感想。透過影片記錄下這份真誠的回饋,也成為我們本次計畫中最有溫度的收尾。

 

孩子們開心地說:「謝謝媽媽帶我一起做早餐!」、「跟家人一起做早餐很快樂!」──每一句話都充滿了參與感與成就感。有同學觀察到:「大家準備的早餐好豐富,有沙拉、飯糰、還有蛋沙拉,每一道都很厲害!」

 

更重要的是,他們在活動中體會到早餐的營養與價值:「我覺得早餐很重要,不吃早餐可能會影響學習表現。」孩子們學習到了「全榖雜糧類」與「魚肉蛋奶類」等營養分類,開始理解早餐不只是填飽肚子,更是一天活力的起點。

 

最後,全班異口同聲地說:「如果還有機會,我一定還要參加!」
這場活動不只是一次學習任務,更是一段親子合作、師生共感、同儕互動的珍貴時光。感謝每位家長的參與與支持,讓這份早餐的溫暖,在孩子們的心中發酵、延續。

 

https://www.veed.io/view/fbef1903-327b-4918-853e-0dc53e08e322?panel=share

我是個段落。按一下這裡來新增您的文字和進行編輯。這很簡單。

我是個段落。按一下這裡來新增您的文字和進行編輯。這很簡單。

ccbeb368-ded2-45d3-8512-8eadd2eaed3f

06月09日

夢想名稱:
用一顆蛋糕,開啟分享與學習的對話

學校年級與教學背景:
松山國小 二年級,搭配康軒版生活課「升上三年級的準備」單元

夢想動機與行動規劃:
在即將升上中年級的節點,我希望幫助孩子們減輕不安,建立自信。結合灃食基金會「早餐探索之旅」計畫支持,善用經費資源,設計了一堂串連「生活、數學與人際互動」的跨領域課程。

實施內容:

🔹1. 拜訪中年級 學習未來樣貌

  • 協調四年級教師,讓二年級學生分組訪問學長姊,了解中年級課業與生活的差異。
  • 學生從訪談中整理學習重點與準備方向,提升面對轉變的信心。

🔹2. 分享蛋糕 學習分數與情感

  • 每位學生獲得一顆「春上布丁蛋糕」,象徵學習旅程的成長禮物。
  • 邀請受訪的四年級學生到班上進行交流,一起參與「蛋糕分享活動」。
  • 實際操作「分數」概念,如1/2、1/4,學習如何公平分配,並從中體會「分享」的溫度與意義。

延伸理念:
我曾在司馬庫斯部落度過溫馨的聖誕節,學生們雖在偏鄉,卻因企業支持,每人皆獲得完整蛋糕與禮物,讓我深刻感受到:分享,是一種重要的幸福能力。

透過這次課程,我想讓學生明白──
我們不只能「被照顧」,也能成為願意「分享」的人。
這顆蛋糕,是物質的支持,更是情感的傳遞與學習的載體。

 

更多影片及照片請參考

https://padlet.com/chiyu2/padlet-lz72r7h8nup59jz

我是個段落。按一下這裡來新增您的文字和進行編輯。這很簡單。

我是個段落。按一下這裡來新增您的文字和進行編輯。這很簡單。

6d6f8c6b-e008-446a-88d4-137d43b79eab

05月26日

一、善用經費,讓更多班級共享成果

這次早餐計畫的經費運用上,我希望能與其他二年級班級共同分享。除了我們班的活動外,經費還有一些剩餘,我便思考能否擴大影響力,讓全年級的孩子都能參與、感受早餐的多樣性與趣味性。非常感謝其他班級的老師願意一起參與討論與規劃,讓這個計畫有更多發展的可能。

 

二、數學與早餐:讓「分數」更有滋味

最近數學課正好上到「等分」與「分數」的單元,課本常以「披薩」作為教學例子,我也在思索如何將數學與早餐主題結合。我讓學生使用國外互動網站 Polypad.Amplify 練習畫圓餅圖,從二分之一到十二分之一應有盡有,還觀賞了國外老師將分數與音樂節拍結合的影片。這些活動不只增加孩子對分數的理解,更讓他們驚呼:「數學也可以這麼好玩!」

 

三、跨班合作的早餐體驗:從飯糰到披薩再到布丁蛋糕

為了讓數學與早餐結合得更具體,我計畫用剩餘經費購買披薩,讓其他二年級班級一同參與分食活動,實際操作「等分」的概念。之前我們班有位在「鬍鬚張」工作的家長,他曾提供協助,讓學生一起動手製作飯糰。最後,我與這位家長討論後決定,將剩下的部分經費購買「春上布丁蛋糕」,作為此次早餐計畫的完美句點。

 

四、結語:一個學習與共享的旅程

這次早餐計畫不只是吃與做,更是課程、生活與人際的交織。透過經費的延伸運用,我們不只拓展了學生的學習經驗,也促成了跨班級的交流與合作。這樣的教育歷程,讓我深深體會:早餐,不僅是一天的開始,更是學習與創意的起點。

我是個段落。按一下這裡來新增您的文字和進行編輯。這很簡單。

我是個段落。按一下這裡來新增您的文字和進行編輯。這很簡單。

b594c778-e11d-4f5d-b138-afcf5c87da38

05月19日

一、人人上台,說出自己的早餐感受

在這次「早餐探索之旅」活動中,我安排每位學生在課堂上進行二至三分鐘的分享,談談他們參與早餐活動的心得。這個安排不僅讓每個孩子都有表達的機會,也鼓勵他們練習口語表達與自我整理能力。

 

二、互評機制:觀察分數背後的人際互動

為了讓孩子能更投入聆聽,我設計了互評制度,請他們針對每位同學的分享打分,最高五分、最低一分。結果發現:平時成績高的孩子往往給的分數較低,而平時分數較低的孩子,反而願意給同學較高的評價。這個現象讓我開始思考評分的意義與公平性。

 

三、從經驗中調整:設計更公平的評分方式

我回想過去在司馬庫斯教學時也曾使用互評,曾試過「你給別人幾分,你就得幾分」的方式,鼓勵孩子用善意看待他人。這次我則改為三元評分法:第一,學生給他人分數;第二,學生被同學給的分數;第三,老師依據學生平時表現與上傳的照片記錄評分。三者平均,盡可能呈現出整體表現的公平評估。

 

四、真誠的分享,觸動孩子的內在體驗

孩子們在分享中提到許多感動細節,有人提及營養師講授的六大類營養知識,也有人說穿上自己製作的圍裙準備早餐,有不同的儀式感。我也提醒孩子要心存感謝,感謝灃食計畫、營養師、攝影團隊與贊助者的參與與支持,讓他們知道這不是一場單靠老師完成的活動,而是許多人共同成就的學習旅程。

我是個段落。按一下這裡來新增您的文字和進行編輯。這很簡單。

我是個段落。按一下這裡來新增您的文字和進行編輯。這很簡單。

21318276-37b5-4bc1-a495-2d209a3ce318

05月12日

早餐與美術的相遇

 

在這次的「早餐探索之旅」活動中,我們設計了一項充滿創意與美感的實作環節——製作屬於自己的早餐圍裙。我們選用了咖啡色的圍裙,搭配蝶谷巴特的藝術拼貼技法,讓孩子們親手裝飾出獨一無二的作品,為早餐時光增添儀式感。

 

蝶谷巴特是一種利用特殊A膠與B膠,將彩色圖案(如餐巾紙上的花紋)拼貼於物品上的美術技法,最後成品具有防水效果,圖案清晰美觀。在進行過程中,我們也遇到了一些挑戰。當時發現有班級先行嘗試後,圖案模糊、色彩不鮮明,才意識到深色圍裙容易產生色差。於是我們請教美術老師,才得知要先在圖案區塗上一層白漆作為底色,才能讓後續的拼貼更清晰。

 

我們利用兩節美勞課,帶領孩子完成這項作品。第一節課先上白漆並等待乾燥;第二節課則選擇自己喜歡的圖案,塗上A膠作為黏著劑,再等乾後塗上B膠防水。孩子們在過程中不僅學會了技法,也展開了對「早餐」的全新想像。他們開始意識到:準備早餐不只是煮食,還包括服裝與心情的整理;而親手製作的圍裙,就是一種儀式感的展現。

 

這次活動讓孩子們從「做中學」,也體驗到美感與生活的結合,培養了細膩的觀察力與對日常的熱情投入。透過這樣的創作過程,我們重新定義了早餐,不只是味覺的享受,更是一場由心出發的生活儀式。

 

以下為整理後的心得

 

一、早餐探索的新篇章:從餐桌走進創作教室

為了讓孩子體驗早餐的多元面向,我們設計了結合美感與實作的活動——手作早餐圍裙。透過動手創作,培養孩子對生活細節的關注與熱情。

 

二、認識蝶谷巴特:圖案與心意的拼貼藝術

孩子們運用蝶谷巴特技法,將喜愛的圖案貼上咖啡色圍裙。在實作前,我們學習了A膠、B膠的使用方式,以及透過白漆處理深色底布,讓圖案更加清晰。

 

三、從錯誤中學習:解決圖案模糊的小秘訣

觀察到其他班級作品圖案模糊後,我們請教美術老師,發現白底處理的重要性。孩子也從中學會實驗、觀察與調整,過程充滿真實學習的價值。

 

四、生活的儀式感:從手作圍裙開始

完成專屬圍裙後,孩子對早餐有了新的理解。他們發現,穿上親手製作的圍裙,不僅是準備食物,也是在準備心情,一場有感的早晨,從服裝開始。

我是個段落。按一下這裡來新增您的文字和進行編輯。這很簡單。

我是個段落。按一下這裡來新增您的文字和進行編輯。這很簡單。

84d48902-9be0-4323-b98c-6976f9961ff1

05月05日

2024 灃食教育推廣計畫

攝影團隊入校觀察班級活動

活動時間|2024年5月6日
活動地點|台北市松山國小教室
執行教師|琦鈺老師

 

一、活動緣起

因應教材中一課提到與家人一起製作早餐的情境,搭配校區鄰近饒河夜市、早餐選擇相對有限的背景,老師思考如何將早餐主題與食農教育結合,於是發展出一系列課程與活動,並申請加入灃食教育計畫。活動過程請學生紀錄自己與家人長輩的早餐習慣,觀察不同世代對早餐選擇的差異。

 

二、活動內容

1️⃣ 相見歡

活動一開始由老師與學生一同歡迎灃食團隊攝影人員入班,簡介今日活動流程,建立輕鬆有趣的氛圍。

 

2️⃣ 英文課:國際早餐單字學習(20分鐘)

https://ppt.cc/fx5a3x

透過實物與圖像,讓學生認識9個常見早餐英文單字,並進行口說練習:

  • 🍳 Chinese omelet 蛋餅
  • 🥤 Soy milk 豆漿
  • 🥖 Fried breadstick 油條
  • 🍞 Bread 麵包
  • 🥛 Milk 牛奶
  • 🥞 Pancake 煎餅
  • 🍔 Hamburger 漢堡
  • 🫖 Black tea 紅茶
  • 🍙 Rice ball 飯糰

3️⃣ 繪本導讀:多元文化早餐觀察

繪本:《This is how we do it》中文譯名《世界的孩子,不一樣的生活》
介紹來自伊朗、日本、俄羅斯、義大利、印度、祕魯、烏干達等七個國家的孩子,從食衣住行切入,特別關注「早餐文化」的差異,讓學生了解飲食背後的文化背景與多樣性。

 

4️⃣ 學年活動:均衡飲食與實作體驗

由營養師進行「我的健康早餐盤」講解,介紹六大類食物,並實際製作「馬鈴薯蛋沙拉」:

  • 🥔 馬鈴薯(全穀雜糧類)
  • 🍳 蛋(豆魚蛋肉類)
  • 🥒 小黃瓜(蔬菜類)
  • 🍇 香檳葡萄乾(水果類)
  • 🥛 優格(乳品類)
  • 🌰 堅果(堅果種子類)

學生在分組操作中學習食材分類與飲食均衡的概念。

 

5️⃣ 牛奶盒變裝走秀🎭

延伸食育主題與環保議題,學生運用回收牛奶盒設計服裝,於學校司令台進行走秀表演。兼具創意、美感與永續意識。

 

6️⃣ 教師訪談與學生學習歷程整理

老師將本活動與學生學習歷程結合,讓學生回顧三代早餐調查結果,並於期中考中出題:「接寫句子:因為明天全班要做早餐,所以...」及寫出未來職業工作(以我要成為早餐店老闆為例句)。
學生分享家中不同世代的早餐習慣,如:家長吃餛飩麵、爺爺奶奶吃牛肉湯,而自己則偏好麵包、蛋餅等。
學生不僅理解食物背後的文化脈絡,也學習以文字表達飲食經驗。

 

三、教學反思與收穫

這次灃食計畫讓師生一同思考「早餐」不只是填飽肚子的食物,更是文化、代間經驗與健康意識的交會點。

  • 學生提升對飲食的覺察力,也學會欣賞文化差異。
  • 老師從規劃到執行過程,學習如何整合語文、生活課程與食農教育。
  • 透過英文單字、繪本導讀與動手實作,孩子們在快樂中學習、在日常中成長。

四、感謝與展望

衷心感謝灃食教育計畫的支持與資源,讓這場活動順利進行。
也謝謝學生與家長的熱情參與,讓這份「早餐的溫度」延續在課室每個角落。
期待未來有更多機會,結合日常生活與課程設計,讓學習更有滋味。

我是個段落。按一下這裡來新增您的文字和進行編輯。這很簡單。

我是個段落。按一下這裡來新增您的文字和進行編輯。這很簡單。

2b4662cf-6f22-4ca6-a464-3a18a3e12c09

04月26日

✨今天在二年級介紹了一本超可愛的繪本——《台灣早餐地圖》!✨
這本由插畫家百香果創作的繪本,以溫暖細膩的手繪風格,記錄了台灣各地特色早餐,從基隆到高雄,甚至花東、離島都有收錄!

🍳【生活經驗 × 學生共鳴】
孩子們一看到熟悉的三明治、飯糰、米粉湯,馬上眼睛一亮!因為早餐是每天都會經歷的事情,書裡的內容讓他們自然連結到自己的生活經驗,也很容易打開話匣子,分享「我最愛吃的早餐」。

🏡【認識台灣 × 在地文化】
繪本中還提到了不同地區的飲食用字差異,例如「滷肉飯」有時會寫成「魯肉飯」、「炕肉飯」有各種不同寫法。這些細節讓學生無形中學到台灣各地的文化多樣性,也啟發了對自己家鄉的認同感。

👩‍🍳【圖像敘事 × 想像力啟動】
除了食物,作者還畫了當地景點、小人物生活的樣子,孩子們不只「看早餐」,也感受到各地不同的生活步調,像是跟著繪本一起旅行。這種視覺上的豐富刺激,超適合二年級這個以「圖像理解」為主的學習階段!

📝【教學應用小靈感】
如果搭配小活動,像是讓孩子「畫出自己的早餐地圖」、或是「寫一段關於最愛早餐的故事」,一定可以讓這本繪本在課堂上玩出更多延伸喔!

🌟總結:
《台灣早餐地圖》是一本生活感十足、文化味濃厚、又能啟發表達力和觀察力的好書!二年級小朋友的反應超熱烈,看來「用早餐帶出生活故事」的設計,真的大成功啦~💖

我是個段落。按一下這裡來新增您的文字和進行編輯。這很簡單。

我是個段落。按一下這裡來新增您的文字和進行編輯。這很簡單。

954bec2a-ba2a-48ec-b811-5f1f5fb7e62b

04月15日

早餐入題

 

📖 題目設計重點:

  1. 主題連結:
    題目引導學生以早餐為延伸,讓孩子們想像「未來自己早餐時間會做什麼」並作答。
  2. 能力要求:
    基本句子表達(看圖造句、短文書寫)
    想像未來、表達願望(例如寫「長大後想做的事」)
    結合生活經驗(早餐、家庭情境)
  3. 搭配插圖:
    學生要畫出自己想像的場景(例如成為廚師、歌手等)。

🧠 學生回答分析:

從你提供的兩份卷子來看,學生普遍呈現出:

  1. 回答偏向生活經驗延伸
    第一位學生(圖一)寫的是「媽媽會幫我準備早餐,我要去玩。」
    → 這個答案偏向依賴家庭早餐與休閒活動連結,顯示小二學生仍以「吃完早餐後的活動」作為重點,且安全感來源是父母。
  2. 職業想像與角色扮演
    圖畫部分,學生畫自己變成廚師,開心地做菜。
    → 顯示學生將「早餐」與未來職業(如廚師)做了自然連結,而且感到興奮,情感正向。
  3. 表達方式簡單直接
    第二位學生(圖二)寫的是「全家去早餐店吃油條」,圖畫是自己和朋友/家人跳舞。
    → 這位孩子將「早餐活動」與家庭聚會舞台表演連結,帶有慶祝與分享的氛圍。
  4. 語句完整度與想像力差異
    有些學生會很具體描寫「吃什麼」(如油條),有些則是延伸到未來想成為「歌手」或「舞者」。
    顯示班上學生想像力和語文表達力有個體差異,但普遍能扣住主題。

✨ 簡單結論:

  • 題目設計成功連結了生活經驗未來想像
  • 學生回覆展現了二年級孩子典型的直接思考真實情感
  • 圖畫增強了自我形象建構(如:我是廚師、我是歌手),這對孩子自信心很有幫助。
  • 建議後續可以引導孩子們更細膩描述情境,例如「早餐店裡有什麼味道?」「當廚師的心情是什麼?」來提升語文能力。

我是個段落。按一下這裡來新增您的文字和進行編輯。這很簡單。

我是個段落。按一下這裡來新增您的文字和進行編輯。這很簡單。

387cf942-38b8-4a57-81fa-e308b35bff7d

03月25日

飯糰製作活動記錄

 

🍙【飯糰製作大成功!】🍙

今天我們班進行了一場超特別的——✨自己動手做飯糰✨的活動!

為了讓孩子們體驗早餐的快樂,我們邀請家長一起來支援,有位熱心家長幫忙準備了小黃瓜、白飯、肉燥、肉鬆,還從鬍鬚張新鮮出貨呢~😋

 

小黃瓜、蛋皮切成絲,材料分門別類;海苔也早早一人一張準備好,讓每位小小廚神自由搭配,做出自己最喜歡的口味!🥒🥚🍚

 

製作過程中,孩子們穿上可愛的小圍裙,超級認真!
一邊討論一邊發想,創意滿滿,每個人都用心把自己的飯糰捏得圓滾滾、香噴噴~

 

👩‍🍳👨‍🍳

最後,大家開心地品嚐自己親手做的飯糰,那種成就感和笑容,真的好暖心💖!

這次活動不只讓孩子們提升了動手能力,更在合作和創意中,體會到「自己動手,最香最好吃」的快樂呀~🥰

我是個段落。按一下這裡來新增您的文字和進行編輯。這很簡單。

我是個段落。按一下這裡來新增您的文字和進行編輯。這很簡單。

e0a6bd00-345a-40f9-bcb7-64eb66712f73

03月17日

3 月18 日「國際早餐日」

 

3月18日,迎來了世界早餐日,這是一個讓大家重視早餐及其健康益處的日子。特別邀請了營養師為全學年的學生進行了一場精彩的演講,主題是如何聰明擇食,選擇健康的早餐。

 

在演講中,營養師首先介紹了早餐的重要性。她提到,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能夠為我們提供足夠的能量,幫助我們在學校中保持專注和活力。隨後,營養師分享了一些健康的早餐選擇,例如燕麥粥、水果、全麥吐司和牛奶,這些食物不僅營養豐富,還能有效提升學習效率。

 

營養師搭配生動繪本《棉花糖的早餐》吸引學生的注意。這本繪本以可愛的插圖和簡單的語言,講述了主角小兔子如何選擇健康的早餐,並且強調了均衡飲食的重要性。孩子們在聆聽故事的過程中,對各種健康食材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並積極參與討論。

 

演講中,營養師也鼓勵孩子們分享自己喜歡的早餐選擇,並引導他們思考哪些食物是健康的,哪些則應該少吃。許多孩子舉手發言,表達了對健康食物的認識,這樣的互動不僅增強了他們的參與感,也讓他們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學習到了健康飲食的知識。

 

為了讓孩子們更好地理解如何選擇健康的早餐,營養師還提供了一些簡單的擇食小技巧,例如查看食物的營養標籤、選擇天然食材,並盡量避免加工食品。她強調,吃早餐不僅要注意食物的種類,還要考慮到食物的搭配,這樣才能真正做到均衡飲食。

 

最後,演講在孩子們的熱烈掌聲中結束。透過這次活動,學生們不僅學到了許多有關健康早餐的知識,也對健康飲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我們希望孩子們能將這些知識運用到日常生活中,形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從而健康成長。

 

更多照片,請參考

https://padlet.com/chiyu2/padlet-lz72r7h8nup59jz

我是個段落。按一下這裡來新增您的文字和進行編輯。這很簡單。

我是個段落。按一下這裡來新增您的文字和進行編輯。這很簡單。

59ac8044-5e27-4a06-9d9a-2f6ae3f69c0f

03月16日

這兩張圖片展現了二年級學生在學習健康飲食與營養均衡方面的學習成果。

 

第一張圖片是學生自己設計的「種子早餐餐盤」,這是一項有趣且富有創意的活動。學生利用畫紙製作了一個餐盤,上面繪製了各種早餐食物,例如漢堡、炸雞、三色糰子、冰淇淋等,並且在某些食物上加入立體的種子材料,使整體更具立體感與趣味性。這種手作活動不僅能激發學生對健康飲食的興趣,也能提升他們的創造力與美感表現能力。透過這樣的方式,學生可以更直觀地認識各種食物,並進一步學習均衡飲食的重要性。

 

第二張圖片則是一份早餐學習單,來自「松山國小」的健康教育課程,學生需要勾選自己常吃的早餐食物,並將這些食物分類至六大類食物群(如五穀類、蛋豆魚肉類、奶類等)。從學習單的內容可以看出,學生選擇了三明治和水果作為早餐的一部分,這代表他們對營養早餐已有一定的概念。此外,學習單的下方還有一個分類練習,要求學生將食物編號填入正確的食物類別,以加深對均衡飲食的理解。這種方式能幫助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更有意識地選擇健康的食物,並將健康飲食習慣融入日常生活。

這些學習活動不僅幫助學生認識營養與健康的關聯,也讓家長能夠了解孩子的早餐攝取情況,從而提供更適當的營養支持。學校與家庭的共同努力,能夠讓孩子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為未來的健康打下堅實的基礎。

 

請參考 201學生作品

https://ssps.padlet.org/810988204/201-_-mzynagig98plp29r

我是個段落。按一下這裡來新增您的文字和進行編輯。這很簡單。

我是個段落。按一下這裡來新增您的文字和進行編輯。這很簡單。

10c040f7-bdd8-4510-8290-5e0f31c534fd

03月04日

開學第一周執行此計畫,截至3/5,做了一個簡單的分析比較

班級早餐圖上傳分享區點擊進入

 

米食與麵食早餐分析:中西式比較

在學生的早餐紀錄中,米食與麵食類的比例大致相當,但呈現明顯的中西式差異。我將這些早餐按照「米食」與「麵食」分類,並進一步比較其在中式與西式早餐中的分布與特色。

 

 

📌 米食類早餐分析(約13種)

🔹 中式米食(9種)

  • 飯糰類:飯團加蛋、7-11鮪魚飯糰、海苔玉米蛋御飯糰
  • 壽司類:肉鬆壽司、牛肉米漢堡
  • 稀飯/粥類:鹹稀飯
  • 麵飯類:米粉湯
  • 燴飯/湯飯類:蛋包飯、牛肉湯佐白飯

 

 

👉 特色:
重視飽足感:許多中式米食是高碳水、高熱量的,如飯糰、炸醬麵、牛肉湯飯等,這些都能讓學生在早晨獲得長效的能量補充。
搭配湯品:與西式早餐相比,中式米食經常搭配熱湯(如餛飩湯、牛肉湯),提供較溫熱的飲食習慣。
方便性高:飯糰、壽司、米漢堡這類食物適合外帶,這可能是現代家庭早餐習慣的一部分。

🔹 西式米食(4種)

  • 穀類早餐:水煮蛋麥片、麥片+鮮奶
  • 蛋炒飯類:簡單炒蛋+白飯
  • 米漢堡(帶有西式漢堡概念,但使用米飯取代麵包)

 

👉 特色:
健康導向:西式米食多與健康飲食相關,例如水煮蛋搭配麥片、無糖優酪乳,這與傳統高油脂的中式米食不同。
少見傳統米飯搭配:除了米漢堡與蛋炒飯,大部分西式早餐不以米飯為主食,而是改以麵包、燕麥、優格等取代。
精緻輕食化:西式米食的份量與熱量較中式低,許多學生選擇的燕麥、水煮蛋、堅果,反映了一種「輕食早餐」的概念。

📌 麵食類早餐分析(約24種)

🔹 中式麵食(13種)

  • 包子饅頭類:沖繩黑糖饅頭、起司饅頭、燒餅蛋、包子、韭菜盒
  • 麵食+湯類:意麵、紹子麵、餛飩湯、舌肉湯、牛肉湯
  • 煎餅類:蛋餅(薯餅蛋餅、火腿蛋餅、肉鬆蛋餅、起司蛋餅)、蔥抓餅加蛋
  • 炸物類:蘿蔔糕加蛋

 

👉 特色:
多以傳統麵食為主:例如包子、燒餅、意麵等,這些都是亞洲文化中常見的早餐選擇。
蛋餅佔比高:蛋餅是最常見的麵食早餐,種類多元,顯示它仍是學生們的熱門選擇。
偏向「現做」類型:許多中式麵食需要當天現煎、現煮,與西式「即食型」早餐不同。

🔹 西式麵食(11種)

  • 吐司類:三明治、火腿蛋吐司、牛排起司蛋熱壓吐司
  • 麵包類:波蘿麵包、可頌、馬芬堡、貝果、熱狗麵包
  • 漢堡類:脆皮漢堡、小漢堡、起司熱狗堡

 

👉 特色:
快速方便:西式麵食大多能「快速準備」,如三明治、貝果、可頌,不需額外調理時間。
高比例麵包類:與中式麵食相比,西式早餐以「烘焙類」為主,如貝果、丹麥麵包、可頌等。
夾心搭配多元:西式麵包通常搭配不同餡料,如火腿、蛋、奶酪、培根等,相較於中式麵食較單純的調味(如燒餅夾蛋、蛋餅),西式早餐的變化性較高。

📊 綜合比較與發現

🔸 數量比較

📌 麵食類(24種)比米食類(13種)稍多,顯示學生早餐仍偏好麵類食品,如吐司、蛋餅、包子等。

📌 中式米食遠多於西式米食(9比4),顯示即使西式早餐普及,飯糰、粥、湯麵仍是學生的重要選擇。

📌 西式早餐的「烘焙麵食」比例較高,如可頌、貝果、丹麥麵包,而中式則以煎餅、饅頭、燒餅為主。

 

 

🔍 深入發現與可能的解釋

🔹 米食仍是台灣家庭重要的早餐選擇,但西式化趨勢明顯

  • 傳統米食(如飯糰、稀飯)仍有一定影響力,但與麵包相比,準備時間較長,因此比例略低。

🔹 麵包、西式吐司的流行顯示了早餐「便利性」的重要性

  • 烘焙類食品(如貝果、丹麥麵包、可頌)受到歡迎,可能與其易保存、即食特性有關。

🔹 中式早餐仍維持「熱食」文化,而西式偏向「冷食、輕食」

  • 中式早餐常搭配熱湯、熱粥,而西式早餐則多搭配優格、堅果、奶酪,呈現「速食健康化」的趨勢。

📌 結論

麵食比例多於米食,但中式米食類早餐比西式米類多。
西式早餐仍以「烘焙麵包」為主,顯示現代家庭更傾向於方便快速的早餐選擇。
中式早餐傾向「溫熱、現做」,而西式早餐則呈現「冷食、即食」的輕食趨勢。
傳統與現代的融合仍在持續發展,例如米漢堡、蛋吐司等,顯示出多元文化影響下的早餐習慣演變。

我是個段落。按一下這裡來新增您的文字和進行編輯。這很簡單。

我是個段落。按一下這裡來新增您的文字和進行編輯。這很簡單。

6ed3fea6-2630-4d0d-844e-ec126ad2b03c

02月23日

班上有同學的媽媽來自中國揚州,家長說揚州早茶很有名,以下是家長及同學共同整理

揚州早茶:悠閒與美味的完美結合

揚州早茶是中國江蘇揚州地區獨特的飲食文化,以精緻的點心和濃厚的茶香聞名。揚州人講究「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意思是早晨喝茶、吃點心,晚上泡澡放鬆,充分展現當地人講求生活品質的態度。

 

豐富多樣的點心

揚州早茶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各式各樣的精緻點心,尤其是「三丁包子」、「千層油糕」和「翡翠燒賣」。三丁包子內餡由雞丁、肉丁、筍丁組成,口感鮮嫩多汁;千層油糕則是香甜鬆軟的糕點,每一層都帶有淡淡的桂花香;翡翠燒賣則用豬肉與蔬菜製成,造型小巧精緻,口味清爽不膩。

 

講究的茶文化

搭配這些美味點心的,當然少不了一壺好茶。揚州人愛喝綠茶,如碧螺春或龍井,茶湯清香淡雅,與點心相得益彰。不僅是喝茶,泡茶的過程也講究,用紫砂壺慢慢沖泡,品味茶香四溢的氛圍,讓一天的開始變得愜意舒適。

 

早茶的社交功能

對揚州人來說,吃早茶不只是填飽肚子,更是一種社交活動。親朋好友相約茶館,一邊喝茶、一邊聊天,從生活瑣事到時事話題,享受這份悠閒自在的時光。

 

總的來說,揚州早茶是一種結合美食、茶道與人情味的飲食文化,不僅講求味道,更強調生活的樂趣。下次有機會,不妨試試這種慢節奏的早餐體驗,感受揚州人的悠閒與講究!

 

https://www.facebook.com/reel/3027755814042544

https://www.facebook.com/reel/238438355948583

https://www.facebook.com/61567251059897/videos/982554180647173

我是個段落。按一下這裡來新增您的文字和進行編輯。這很簡單。

我是個段落。按一下這裡來新增您的文字和進行編輯。這很簡單。

cda2eaed-902d-4012-b5f3-1772198e3cfe

02月15日

在「早餐探索之旅」計畫中,我們運用兩個線上平台來提升學習體驗與互動:

 

🔹 課程設計平台點擊進入
此平台整理了我們的課程設計內容,包含教學目標、活動規劃與學習資源,讓教師與參與者能清楚了解課程架構,並隨時參考與調整。

 

🔹 班級早餐圖上傳分享區點擊進入
這是一個互動分享空間,學生可以上傳自己的早餐照片,紀錄與分享每周的早餐內容,促進飲食文化交流,padlet平台還能AI繪圖,給出指令,就能畫出自己的早餐,讓早餐成為多種學習的可能與樂趣。

 

透過這兩個平台,希望讓「早餐探索之旅」更加豐富有趣,並鼓勵學生與家長一同參與,共同體驗不同的早餐文化! 🍞🥛

 

我是個段落。按一下這裡來新增您的文字和進行編輯。這很簡單。

我是個段落。按一下這裡來新增您的文字和進行編輯。這很簡單。

Copyright © 2024   財團法人灃食公益飲食文化教育基金會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