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得票數

高雄市楠陽國民小學

高雄市
楠陽國民小學
點我投票.png
​你可能會喜歡

臺北市松山國民小學

智食智選健康向前.png

新北市瓜山國民小學

智食智選健康向前.png

桃園市長庚國民小學

智食智選健康向前.png

彰化縣北斗國民小學

智食智選健康向前.png
企劃簡介.png

打開健康飲食新視界,讓AI引領孩子探索均衡飲食的奧秘!「智食智選,健康向前」計劃結合創新AI技術與實踐活動,讓孩子透過科技,輕鬆掌握營養攝取的關鍵,設計專屬健康菜單。從AI數據分析到在地食材教育,從行動挑戰到成果分享,孩子將化身健康飲食的創造者,學會吃得健康、學得智慧,為家庭與校園注入灃食新能量!

執行進度更新.png
709c7b89-64e6-4b3e-9435-e578bf815248

04月22日

AI菜單學生接單活動-高麗菜與蛋料理實作活動紀錄

為了呼應「智食智選,健康向前」計畫中強調的認識在地食材、提升原型食物攝取比例結合AI科技與實作體驗的精神,本週我們特別設計了「季節食材料理挑戰」,由AI工具協助設計菜單,學生親手烹調,體驗從食材選擇到料理實作的過程。

活動內容:

  • AI生成菜單
    以當季食材「高麗菜」與「雞蛋」為主材料,由AI生成兩道簡單健康的料理建議:
    培根炒高麗菜
    滑蛋炒飯
  • 實作流程:
    學生進行材料準備,學習正確清洗與處理原型食材。
    依據AI菜單指示完成料理後,進行品嚐,並進行味道與營養成分的簡單評估。

活動觀察與成果:

  • 學生在活動參與團隊合作,能夠主動分工合作,如攪拌蛋液、調味、翻炒等。
  • 多數學生初步理解了原型食物(如高麗菜、雞蛋)的營養價值,並認知到料理過程中少油、少鹽的重要性。
  • 透過親自烹煮,高油、高鹽加工食品對比於自己製作的料理味道,學生開始理解健康飲食可以兼顧美味
  • 學生提升了食物製作的自信與興趣。
  • 活動後進行反思討論,學生分享:「自己做的蛋炒飯雖然簡單,但比外面買的更健康」、「原來高麗菜也可以這麼甜很好吃」。

相關照片網址:

https://drive.google.com/drive/folders/12hLhsQtCVAuVU65TR8q7jxfqZyX5U8PR?usp=sharing

我是個段落。按一下這裡來新增您的文字和進行編輯。這很簡單。

我是個段落。按一下這裡來新增您的文字和進行編輯。這很簡單。

6f0af908-ddba-4a6a-a3b3-1f52d5cc5f05

03月20日

課程主題:在地食材探索與有機耕作體驗
授課年級:六年級
課程時數:戶外教學半日活動
教學地點:昱禾樂生態農場

教學目標:

  1. 學生能描述有機農法與傳統農法的差異。
  2. 學生能認識並說出3種以上的在地蔬果。
  3. 學生能反思有機耕作與健康飲食、環境永續之關聯。
  4. 學生能觀察並記錄作物種植與收成的過程。

歷程:

在「智食智選,健康向前」計畫中,特別安排學生至在地的昱禾樂生態農場進行戶外教學。透過農場導覽,孩子們實地觀察蔬果的自然生長環境,深入了解有機農法的原則與實作方式,包括堆肥技術、無農藥管理、作物間的避忌搭配與共生栽種,以及利用瓢蟲進行天然病蟲害防治的生態方法。過程中孩子們將有機農業與傳統農法進行對比,理解永續農業對健康與環境的重要性。

除了學習知識,學生也實際參與採摘當令作物如番茄與草莓,親身體驗原型食物的真實樣貌與豐富營養價值。最後,孩子們還動手製作草莓大福,使用自己炒製的紅豆餡料,結合食材體驗與創意料理,將健康飲食的學習轉化為美味而有意義的實踐。

 

我是個段落。按一下這裡來新增您的文字和進行編輯。這很簡單。

我是個段落。按一下這裡來新增您的文字和進行編輯。這很簡單。

7dab5796-0f0a-4e14-a9a7-904509a060a2

03月11日

本次活動聚焦於運用AI平台辨識午餐食材與營養成分,幫助學生培養自我飲食反思的能力,同時提升他們對原型食物與均衡飲食的認識。

活動流程:

  1. 午餐拍攝:
    學生使用平板或手機,在開動前拍攝自己準備的午餐照片,確保角度完整、光線充足。
  2. AI辨識與記錄:
    上傳照片至Gemini,讓系統自動辨識餐盤中的食材種類,分析營養成分(如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含量等),並提供熱量與營養比例報告。
  3. 數據回饋與初步反思:
    學生依據AI生成的報告,初步了解自己的飲食結構是否均衡,並在課堂上小組分享各自的拍攝經驗與發現。
  4. 延伸探討:
    部分學生進一步在平板上搜尋如何以在地食材、原型食物(如高麗菜、蛋、豆類)來取代過度加工食品,提出未來改善建議。

活動觀察與成效:

  • 學生普遍能主動且有條理地完成午餐拍攝與AI上傳作業,展現良好的數位工具操作能力。
  • 大部分學生的午餐已呈現出米飯、蔬菜與蛋白質的均衡搭配
  • 透過數據化分析,學生能直觀地認知自己飲食中某些營養素(如蔬菜纖維或鈣質)攝取不足,激發他們自發地思考改進策略。

相關照片網址如下:

https://drive.google.com/drive/folders/1e-aLbrgh5NKoQoh9aU6cdpQWkiQ4ntTT?usp=sharing

我是個段落。按一下這裡來新增您的文字和進行編輯。這很簡單。

我是個段落。按一下這裡來新增您的文字和進行編輯。這很簡單。

2e856293-70b7-49f0-ba3c-a23702b79d4e

02月25日

在「智食智選,健康向前」計畫實施期間,觀察了孩子的早餐飲食情形,發現仍存在高加工食品攝取過量的現象。以下為本次記錄的四個例子:

  1. 有學生選擇了超商販售的高油鹽微波食品作為早餐,如辣味膨化零食、即食麵點。這類食品多為高熱量、低營養密度,且含有大量添加物,容易造成營養不均與健康負擔。
  2. 部分學生以蛋糕類甜點搭配含糖飲料作為早餐,糖分攝取量偏高,不僅容易引發血糖震盪,也無法提供穩定的能量來源,對學生專注力與學習表現可能造成不良影響。
  3. 觀察中也發現學生選擇早餐店快餐,內容以加工肉品(如炸雞塊)為主,蔬菜量極少,缺乏膳食纖維與必要微量營養素,長期可能影響健康。
  4. 飲料選擇方面,學生多以手搖飲品、含糖茶飲為主,普遍忽略了水或無糖飲品的健康選項,增加了每日不必要的糖分與熱量攝取。

這些現象正呼應了計畫中所指出的學生常見飲食問題——偏好高油、高糖、高加工食品,缺乏對原型食物與均衡營養的認識

 

針對上述觀察結果,我們將在未來的每週反思課程中,特別引導學生從早餐飲食開始自我檢視與改進,包括:

  • 了解高加工食品對健康的潛在風險
  • 學習如何以簡單、可行的方式選擇原型食物作為早餐(如水果、全穀類、蛋白質食物)
  • 鼓勵學生攝取未加工、低糖、低油鹽的食物
  • 結合AI辨識功能,協助學生了解自己每天的加工食品攝取比例

希望透過連結日常飲食行為與AI數據分析,讓學生從自身出發,逐步建立健康飲食意識,真正落實「智食智選,健康向前」的計畫精神。

 

照片如下網址:

https://drive.google.com/drive/folders/1sxbIMx9b8e_vIZWvqOrAWRurFd5mAzkF?usp=sharing

我是個段落。按一下這裡來新增您的文字和進行編輯。這很簡單。

我是個段落。按一下這裡來新增您的文字和進行編輯。這很簡單。

16146b73-f9ff-4188-a2fc-e6ac095f4164

02月25日

1. 老師講解計畫目標

2. AI 工具操作與飲食記錄初步體驗

  • 學生學習如何拍攝午餐照片
  • 學生嘗試使用 AI 平台進行食材記錄與營養分析

3. 健康飲食概念初探

  • 老師講解均衡飲食的課堂活動
  • 學生進行小組討論「什麼是均衡飲食?」

我是個段落。按一下這裡來新增您的文字和進行編輯。這很簡單。

我是個段落。按一下這裡來新增您的文字和進行編輯。這很簡單。

Copyright © 2024   財團法人灃食公益飲食文化教育基金會

bottom of page